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趣闻 >> 艺术新闻 >> 国外 绘画 艺术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威廉·亚历山大用画笔让西方了解了中国

        作者:王小梅2020-03-19 06:31:06 来源:收藏快报

          (1/3)威廉·亚历山笔下83岁的乾隆帝

          (2/3)威廉·亚历山大《一名王姓贵族军官的画像》

          (3/3)威廉·亚历山大的大清风俗画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自1797年威廉·亚历山大首次发表马嘎尔尼在中国见闻大型版画之后,这位英国传奇画家的作品始终是西方绘画史和西方汉学研究史的显学。

        威廉·亚历山大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致于在西洋中国史画的领域里,他具有一代宗师的地位;尽管如此,过去两百年间,中国文史界和美术界对这位大人物却全然陌生,直到近10年,一些书籍介绍马嘎尔尼使华的相关著作时,才顺便提到威廉·亚历山大,同时将他的画作当成小型插图,点缀在不同的页面,作为文字的注解。简言之,威廉·亚历山大描绘乾隆盛世中国的画作问世两百年以来,中国人尚未以一种精确的方式介绍这位堪称不朽的画家和作品。

        2009年,威廉·亚历山大的原版彩色铜版画48幅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这是他的原作问世两个世纪后,首次在中国土地上面对社会大众。

        18世纪末,资本主义在英国不断扩张,促使英王乔治三世急于寻求一个新的市场,而东方的古老帝国中国,正是绝佳的选择。经历1788年失败的卡斯卡特使团后,1792年,乔治三世决定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使团,他任命马嘎尔尼勋爵为正使,乔治·斯当东爵士为使团秘书和副使。使团成员近700人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如哲学家、外科医师、机械专家、画家、木匠、钟表匠、裁缝、园丁、乐师、翻译等。

        最初使团被乾隆皇帝认为是前来纳贡而受到礼遇,不仅一路上由沿途衙府供应肉菜米面,还受到搭设彩牌楼等高规格的礼遇,但在拜见乾隆皇帝的礼仪问题上双方初显不快,加之英政府提出开放舟山、宁波、天津等地通商,并要求在舟山和广州为英国人划一小岛使用,乾隆皇帝对此不悦。

        使团一行短暂访问后就被要求返回,他们只好整理行李回航。虽然从马嘎尔尼身负的使命来说,此次中国之行是失败的,但使团成员回国后所留下来的纪录,以及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所创作的大量中国印象的画作,毫无疑问,对后世具有巨大的文史意义。

        尽管马嘎尔尼使团出访中国的外交以及商业目的失败,但对英国国内的普通民众来说,这仍然是前往东方神秘古国并成功归来的传奇冒险之旅。作为当时最大规模的访华使团,英国民众都期待成员著书介绍此次所见所闻,此一诉求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让使团成员中至少9人有留下日记或见闻录存世。

        在访华使团绘图员亚历山大的画作在团员见闻出版物上公开后,英国掀起不小的中国热,不少画家都受其影响而前往中国创作。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于1825年来到澳门,并游访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作品。他在澳门的时候收了一位中国学生林呱,正是从林呱开始,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明暗效果等开始影响中国的外销画,造就了新呱、煜呱等重要的外销画家。

        威廉·亚历山大(1767—1816),生于英国肯特郡一个名叫梅德斯通的小镇,他的父母经营一家造马车的作坊,尽管是工匠家庭出身,但是亚历山大的父母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亚历山大从小就学习绘画,1782年15岁的亚历山大离开家乡前往伦敦学画,1784年进入当时英国最有名的皇家美术学院,7年后毕业。亚历山大毕业后第二年,在他的启蒙老师伊博森推荐下成为马嘎尔尼使团的一名绘图员。伊博森正是1788年英国派遣的卡斯卡特使团的随行画家。

        其实,亚历山大并没有全程跟着使团,例如他没有参与热河之行,从杭州到广州的返乡之行又被安排乘船走海路,错过了一路亮丽的风景。尽管如此,亚历山大在回国后还是根据自己的素描及同伴的描述,绘制了他错过的长城、热河及江南风光的水彩画,若不了解背景,这些作品一定会被认为是经由画家亲眼所见而作。

        亚历山大回到英国后,每年都会拿出数幅水彩画到皇家学院举办画展,十年间他共举行了16次画展,其中前13次均与中国相关。而今,在世界各地的公私博物馆、图书馆和私人收藏中,大约有3000幅亚历山大的作品存世。

        综观亚历山大的作品,从其中国题材作品的精确与细致,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及中国人观察之敏锐,也说明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英国乃至于欧洲重点关注的对象。使团来华之前做了大量功课,他们对另一种文明的观察角度以及探索的深度,是当时保守封闭的中国人远不及的。使团成员在旅行过程中对中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详实记录便是一个例证,如对船闸、水车这类充满中国智慧的装置的考察,包括了对外观的如实描绘和对功能的简述。

        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从使团带来的礼物的遭遇可见一斑。英王送给乾隆皇帝的精密仪器、快膛枪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被当作工艺品,摆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角落里,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圆明园的时候,这些“贡品”仍然完好无损地摆在那里,六十多年来都没有人动过。

        从鸦片战争起,曾经辉煌的中华帝国就陷入了泥潭,举步维艰,早年马嘎尔尼使团泛海携来的那些“贡品”,本可以作为打开近代化之门的一把钥匙,然而直到走投无路时,中国人才意识到可以“西学为用”,而此时即便是奋起追赶,也已错失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良机。

        西方世界通过亚历山大这个西方人的眼睛和画笔了解中国,18世纪末开始盛行的外销画,则是通过中国人的画笔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威廉·亚历山大有关中国的精美画作的传播,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来到中国的水手和商人都热衷带回一些可以展现中国的艺术品,这使得外销市场上对用西画技法表现的中国风俗大为渴求。

        责任编辑:静愚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