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藏书迷温章保:一个农民为何藏书3000余册

        作者:核实中..2009-06-02 11:20:04 来源:网络

         正是杜鹃花开、枇杷泛黄季节,当笔者来到宁都县梅江镇土围村李面小组温章保家时,被满满一屋子书惊呆了:一个农民为何能藏书3000多册?淳朴、好客的温章保和笔者慢慢聊开了。

          爱书惜书如命

          今年50岁的温章保,是一位普通农民,他的家与其他农家没什么两样。可是一走进他的书屋,扑面而来的全是书,书柜里、长凳上、床上、桌子上,除了书还是书。

          温章保告诉笔者:“我与藏书结缘是在‘文革’时期的1973年。”那时,正读初中的他,一天来到同学李小毛家,看到一本名叫《宁都文艺》的书。当时温章保所能读到、接触到的书都是“语录书”,看到这么一本“另类”的书,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钻入书中细读就是一整天,临走时,还恋恋不舍地把书捧在胸口。此情此景,正被同学的父亲看在眼里,于是问:“你很喜欢看这本书吗?”“是的,能借给我看吗?”“你喜欢,就送给你吧,回家再慢慢看!”这就是温章保平生收藏的第一本书。后来他才知道,同学的父亲是解放后宁都县的第一任文化馆长李贤琼,《宁都文艺》正是他被“打倒”前编的最后一本书。由于这次因缘,温章保又得到了李贤琼赠送的不少珍贵书。

          自此,温章保只要看到了书,就有一种阅读和收藏的冲动,从当初的一本,到几十本,到现在的三千多本,每一本书都记载着他或温暖、或艰辛、或执著的藏书故事。结婚成家后,他平时省吃俭用,唯一的嗜好就是买书、藏书、看书,遇到心爱的书就是不吃不喝,也要买下来。后来,为了购书、藏书,他把自己家改成了一个杂货店,经济条件得到些许改善,但家庭终究不富裕,新书买不起,只好买旧书、藏旧书。他每次外出,总要挤时间跑废品站和旧书摊,挑拣自己认为有保存价值的书。后来由于几个小孩读书,经济状况更加窘迫,他就向书作者直接索取,看到市面上又出了一本新书,他就要想方设法打听到作者的住址,家在外地的,通过书信央求赠书,家在本地区的就搭便车或骑单车上门求索。

          温章保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住房并不宽绰,因而书屋十分简陋,面积不足10平方米,放置两个大书柜,书柜塞得满满的,里边分门别类地放着一些书。在这个十分拥挤的藏书屋里,温章保每天劳动之余,徜徉其间,浏览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畅游在浩瀚的书海之中,疲劳、烦恼一扫而光,这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乐趣。

          温章保爱书也很“吝啬”。他的书屋也对外“开放”,但有个条件,可以在屋内阅读,绝不外借。问起个中缘由,温章保坦诚地说:“我把书看得比命都重,得到一本好书,我会高兴好几天,但损失了一本书,我会难过一辈子。现在社会上的读书氛围不浓,真正爱惜书的人也不多,书外借后不还或者把书给破损、涂抹了,这样的损失也许一辈子都弥补不回来……”

          边读书边研究

          跟一般藏书人不同的是,温章保的藏书与他的“家乡情结”密不可分。他爱他的家乡宁都,也爱宁都的历史、宁都的人文风情,他的藏书也因此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宁都的书籍,有宁都籍作家写的书,也有写宁都人和事的书。

          他收集了宁都县已出版的30部行业志和2部乡镇志,更把一些隐藏在平常人事中的“宁都文化史上第一”的书籍也尽数搜罗,如宁都有史以来最古老的著作《疑龙经·撼龙经》,宁都中学第一个全省“高考状元”、民国时期周邦道的著作《蔡爱仁先生诗文滕稿》,共和国第一位宁都籍中将刘天浩的传记《刘天浩中将》,建国后宁都第一部音乐专著《宁都地方戏音乐》,建国后宁都第一本医学书籍《宁都县中医秘验单方汇编》,宁都县第一本也是唯一由宁都人创作、反映宁都人事迹的连环画《天罗地网》,宁都人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狂飙》,宁都籍人士第一本画集《刘沐华画集》等。从中我们可以对宁都的社会风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可对“文乡诗国”的历史增加直观的认识。
         

          有藏书的朋友说,收集有历史意义、完整性的套书是藏书的一大难,而温章保却把追求藏书的完整性当作他毕生的事业,并乐此不疲。目前已经出版的反映“宁都起义”这段历史的五本专著,他已收集齐全;反映宁都籍红军战士陈昌奉成长历程的《跟随毛主席长征》一书,在中文版的基础上,他还收藏到了英文版;《宁都文史资料》等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刊物,从创刊到现在没有中断一期。

          温章保自豪地说:“有关宁都的书,我是全县收藏最全的。县图书馆都没有收集到的许多书,我这里都有,一些刊物,连出版单位自己都保存不全,我这里却一期不落。”

          同时,他在读书时就是一个历史和民俗爱好者,也制定了一些写作计划,藏书成了他最好的参考资料。现在,多数时候,他都“蜗居”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研究、整理资料,将宁都历史和民俗研究进行到底。目前,他已撰写了《一支年轻的红色劲旅――“少共国际师”征程简述》、《宁都华侨出国简史略考》、《宁都苏区财政部副部长彭世学平反冤案纪实》、《今昔话说宁都夏布》等文章,并积极开展县内“李面秆火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告诉笔者,为了更好地留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准备在有生之年把有关宁都的书全部收集齐全,并在藏书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列出目录和内容简介,以方便后来研究者查阅、收集。

          书是无言之师

          藏书,无疑是一座精神富矿。如何让它思想的光辉永放光芒?

          随着名气的不断扩大,慕名前来温章保家交流的藏书爱好者络绎不绝。县史志办和县图书馆已把温章保的藏书室看作是“第二资料室”,县内外文化名流也经常光顾。前几年,县史志办的人员在他的藏书中发现了一张绝版的图片资料――解放战争时期攻打翠微峰后的战斗英雄合影照,曾提出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他婉言谢绝,但当听说编写县志需要这幅图片时,他立马免费提供给予翻拍,只提出一个要求:以后县史志办编辑出版的书,都能送一本给他。像这样免费交流藏书资料的故事,还有许多。他还将历尽千辛万苦收集到的好书与兴趣相投的朋友分享,将别人所需要的资料复印下来,寄送给对方。温章保的交流圈因此不断扩大,藏书成了他访师拜友的一个大平台。

          在几十年的藏书生涯中,温章保知道了藏书、写书(文章)的不易,学会了如何爱护珍惜藏书、珍视图书价值,也学会了尊重读书人、写书人,并把对写书人提供帮助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出书难,特别是小众化和学术性的书出版更难。宁都县采茶剧团原副团长万迈,从16岁始就离开南昌老家,独自来到宁都从事采茶戏工作,50多年来对宁都采茶戏一直情有独钟。2005年,退休在家的万迈整理出《万迈宁都采茶戏剧作选》一书,但苦于没有单位赞助,这本凝聚了他一生心血和热情的书一直无法出版。当温章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联系各方书友,并带头捐款,在彭灏、王百生、曾建新等书友的倾心帮助下,终于让这本极具研究价值的书出版发行。

          “读书能丰富知识、学习科技、心胸开阔、延年益寿、遇事想得开……家有藏书抵万金!”说起读书的好处,温章保津津乐道。他说:“我自小至今,几十年来很少生病。由于我好读书,我的三个小孩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通过读书走上了成才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温章保因藏书读书出了名,当地村民在温章保的熏陶下,读书、读报蔚然成风,处处洋溢着学科技、讲文明的和谐新风,温章保家也成了村民们仰慕、学习的文明家庭。(朱新民)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7(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