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趣闻 >> 趣闻库 >> 国内 建筑 河北 博物馆
      分享到:

      河北于家村:一座天然的石头博物馆

        作者:核实中..2012-08-05 11:37: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5月24日电(记者 白林)这里是石头的天地: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桥石栏、石街石巷……步入街中,犹如徜徉在一座天然的石头博物馆。

          这就是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一个保存完好的石头文化古村落,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于家村四面环山,处在一个小的盆地之中,有400多户村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石头村逐渐为世人所知,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和游客前来参观考察。

          走进于家村,记者看到300多座四合院错落有致,4000多间石头房屋互不雷同,3500多米的街巷形如碧玉。明清年间建的清凉阁、真武庙、观音阁、于氏宗祠等建筑保存完好。整个村落布局规范,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皆为明清古道。更有石井窖池1000多眼,石坝梯田2000多亩。

          这里的村民们很自豪地说,他们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人,村民95%以上姓于。500多年前,于谦的孙子于有道迁到于家村时,这里是一片深山旷野,他艰苦创业,繁衍至今已24代。于氏后裔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修成梯田,雕成石器,盖成房屋,共同营造自己的石头王国。

          在于家村,几乎家家居住的都是石头四合院。走进84岁的霍来清老人家,记者看到精致的券顶石头屋,院内的地面都是石头铺的,储备雨水的井窑也是石头建的。“我家这房子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住了有七八辈人。石头房子不易损坏,还冬暖夏凉呢。”霍来清说。

          由于祖辈相传,这个村大多数男人都会石匠手艺。“我18岁就跟父亲学手艺,干了几十年的工匠,我家的四合院就是我自己建造起来的。”村民于凤庭说,“那时盖房子的石头都是我推着小车从山上每次三四块这样取下来的。现在盖石头房子的成本比砖房都贵,没有人再盖了。”

          坐落在村东头、建于明朝万历九年的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导游史翠荣介绍说,“难以想象的是,如此高大的建筑物竟然不打根基,不填辅料,以天然石底为基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有的长过数米,有的重达数吨。当年村里最巧的石匠于喜春为了纪念先祖建起了这座石头楼阁。”

          走进于家村石头博物馆,记者看到了大量的明清古石器、古农具和古用具等,体现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创业精神。博物馆里陈列着两块保存完整的石碑,明朝万历年间立的《整饬村规》碑和清朝乾隆年间为规范村民用水而立的《柳池禁约》碑。碑文内容体现了于家村人形成的一套管理体制和道德规范。

          最具人文色彩的是一座始建于明末的“四合楼院”,这座楼院的家族在明清时代曾出过12名秀才,当时在这深山僻壤之地,实属不易。民俗专家认为,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石头民俗文物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然而如今,石头村的很多房子都无人居住、大门紧锁,年轻人多半出去打工了,在村里住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石头村里将渐渐只剩下石头了。”老人们感慨道。

          史翠荣表示,凭借着于家村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近年来,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大量外国游客前来观光。于家村已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旅游区。

        责任编辑:刘扬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3(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