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博物馆民间“捐宝”背后有故事

        作者:李凌 高莹2012-05-03 16:42:3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徐行可后人捐赠给省博的《荷花水鸟图扇面》

          当你徜徉在博物馆的艺术殿堂时,不时会被或华丽或奇特或珍贵的馆藏文物所吸引。

          你也许没有注意到,有些馆藏文物的来历曲曲折折,其中不乏是由民间捐赠而来。在湖北武汉,无论是湖北省博物馆还是武汉博物馆,都有一批来自于民间捐赠者的高质量藏品和文物,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一块《水经注图》清木板

          牵出清代学坛巨匠杨守敬

          在省博刚刚举办的《荆楚英华》展中,两块发黑的长方形木板,上面的纹理纵横曲折,清晰可见。铭牌上写着:“杨守敬《水经注图》木板,清,木,1963年杨守敬后裔捐献”。比起同一展厅内熠熠生辉的珠宝金银玉器等文物,它们似乎没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不过,据省博工作人员介绍,这可不是普通的木板,而是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出版家杨守敬,用来印刷水系地理图——《水经注图》的雕版印刷原件。《水经注图》既是杨守敬的郦学(是指针对郦道元的《水经注》研究)名著,也反映了杨守敬的出版成就。

          史料记载:湖北宜都人杨守敬,可谓清末民初学坛巨匠。虽一生未曾中过进士,但一生著述颇丰,在多个领域广有建树,素有“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之称。

          据杨守敬家族旁系后裔杨世灿先生回忆,1963年,“文革”开始,红卫兵到处“破四旧”,杨守敬之孙杨先梅将其家藏的金石书画藏品等,全部捐献给国家,其中,金石书画及一部分古籍划归省博物馆,其数量达到数千件。其中杨守敬书法作品200余件,各种碑帖200余件。而这两块《水经注图》清木板,便是当年捐献的藏品之一。

          一次性捐赠七千余件宝贝

          省博为徐行可举办“个展”

          在省博,一提及个人捐赠,无人不知徐行可,因为他对省博非出土文物的贡献,无人可比。

          徐行可,本名徐恕,字行可,1890年生于武昌一个富足之家,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藏书家、文物收藏家和文献学家。与年长他50余岁的杨守敬,是忘年之交。

          “慷慨捐赠、惠泽流长”,1960年,徐行可先生将毕生所藏的10万册图书、7700余件珍贵文物捐赠社会。徐氏积50年心力,藏书居湖北之首,其中明清善本、抄本、稿本、批校本近万册。今湖北省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大多数为徐氏旧藏。

          另捐赠元明清人画卷、册页、扇面、手札、楹联、金石拓片、铜镜、刀币、瓦当、封泥、印章、碑帖拓本等珍贵文物共7800余件,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些古籍和文物价值连城,社会、学术价值更是无可估量。“徐行可先生51年前的捐赠,是省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捐赠。”据省博物馆万全文副馆长介绍,该馆现藏有徐氏捐赠文物,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均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书画艺术珍品。

          现在省图书馆工作的徐力文,是徐行可的嫡孙女,她至今对祖父一直心怀崇敬之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徐行可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她说,祖父是大收藏家,主要是因为祖父“由读书而爱书,由爱书而嗜书,由嗜书而觅书”。“爷爷虽然是个大收藏家,徐家人却是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家中一本古籍和文物都没有。”徐力文说,因为老人说,藏书“不以货财遗子孙,古人之修德,书非货财,自当化私为公,归之国家”。

          从全国范围来看,徐氏文物捐赠特别是古籍捐赠名列前茅。为了纪念他一人之捐奠定湖北古籍宝库,2010年2月,在徐行可先生捐赠古籍文物50周年之际,省博物馆专门举办“著名收藏家徐行可捐赠文物精品展”。在官方博物馆为个人举办藏品展,这在省博尚属罕见。

          上海八旬老人无私捐赠

          中山舰瓷碗辗转“回家”

          上月底,中山舰博物馆在江夏金口镇正式对外开放,四五千名游客专程赶来,参观一代名舰中山舰的雄姿。在博物馆的二楼舰上文物展厅,两只底部烧制有“中山舰”款识及编号“8”和“25”的白瓷碗,显得默默无闻。“这两个瓷碗可是颠沛流离多年,才重新回家的。”昨日,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给记者讲述了两只瓷碗背后的故事——

          2006年的一天,爱好收藏的80岁原上海电话局退休干部杜继华,在古玩市场上闲逛,碰到一位收藏爱好者带着2件瓷器,在市场来回找“下家”。当杜先生发现这两件瓷碗底部有“中山舰”三字铭文时,不禁十分惊讶,当即断定:这两件瓷碗,一定是从中山舰上流失的珍贵文物。

          一向识宝、爱宝的他,决定将这两件珍贵文物当即“拿下”。几经交涉,最后,杜老终于想出无奈之举:决定忍痛割爱,将自己珍藏了十多年的十三件古玉与对方交换,这才将两只瓷碗抱回了家。

          自从与这两件文物结下不解之缘以后,三年来,老人一直守护着这两件制作精美的宝贝疙瘩。其间,有人开出高价求购这两件“中山舰”铭文碗,都被他婉拒了。

          2009年,老人在电视中偶然看到武汉在筹建中山舰博物馆的消息后,赶紧电话联系武汉文物部门,辗转找到中山舰博物馆,表达了捐赠瓷碗的意愿。7月,正值上海连续高温之际,心情激动的博物馆馆长王瑞华,带着保管部负责人赶往上海,到杜老家中看实物,并商量相关捐赠事宜。

          王馆长说,这对罕见的瓷碗为同一形制:白釉、薄胎、折腹。高7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4厘米,底部均有黑彩“中山舰”三字铭文。令人惊喜的是,它们与当时打捞起来的汤勺上都印有“中山舰25号”的字样,证实了这些瓷器都是为中山舰特别定制的。

          7月19日,杜老家附近的宋庆龄陵园,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中山舰瓷器捐赠仪式,在仪式上,当老人讲到他与两件珍贵文物朝夕相处的故事,和所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与委屈时,不禁潸然泪下,老人的殷殷爱国情怀和与宝物的不解之缘,深深地打动了在场人。

          近年来民间兴起收藏热

          博物馆个人“捐宝”趋少

          社会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纵观国内各大博物馆,民间捐赠收藏品占据了重要一席。然而,盛世重收藏,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兴起收藏热,各个城市的古玩市场上每天都挤满淘宝人。“最近30年来,随着收藏市场渐热,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收藏,个人捐赠趋少。随着藏品市场的火爆,藏品分散于民间,像徐行可这样的收藏大家越来越少,而且博物馆收到的个人捐赠趋少。”武汉一名从事文博工作多年的专家分析说,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私人捐赠者的动机不再单纯。有的捐赠者图名,有的图利,有的两者都想要。省市博物馆都遇到过各种各样藏家的奇怪要求。有的甚至说,至少要还给一个本钱吧!可现实是,由于国有博物馆财政拨款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都难与私人收藏家“达成共识”,只能给予捐赠者数额不多的奖励。

          第二,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博物馆想要的“宝贝”少了。博物馆从自身保管和展览以及研究等方面考虑,希望现在捐赠的藏品最好是博物馆稀缺的,因此对捐赠藏品的认定标准提高了。而与过去相比,像徐行可、杨守敬这样的老一辈大藏家实在太少了。除了中山舰、辛亥革命这样的主题博物馆,还可以公开征集主题实物,国立博物馆很难再征集到“传家宝”了。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对待民间捐赠的问题上,博物馆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捐赠纠纷在增多。4年前,为了鼓励捐赠行为,故宫博物院设立了捐赠文物纪念专馆的“景仁榜”,上面刻着数百个建国后捐赠文物者的名字。但当时故宫的私人捐赠已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些曾经无偿捐赠过国宝的人去世后,他们的子孙又找到故宫,有的想请故宫帮忙找工作,有的想要些补偿费,有的甚至还索要父辈捐出的文物。“修建‘功德榜’作为一种折衷的办法,背后隐藏着国有博物馆在接受私人捐赠时遇到的尴尬境地,这样的难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专家说,像国外博物馆为了推动个人捐赠文物,国家对捐赠者实行免税等鼓励,这在国内尚未破冰。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