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徽班晋京220周年 戏楼鼓板韵京华

        作者:核实中..2010-11-09 15:22:27 来源:网络

         【内容导读】:“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多年以前,每逢年根儿,北京的胡同里、四合院中,常常响起清脆的童音,唱着这京味儿十足的童谣。
          大戏,这儿主要指京剧,早先叫京戏,也叫过平戏。没看过京剧的人,乍一听戏,往往不解:怎么除了丑角的念白能听得懂以外,其他行当说的都不是北京话,为什么叫京剧呢?这要上溯到220年前,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高宗皇帝八十寿辰。当年,江浙总督伍拉纳带徽班“三庆”班进京,为万寿盛典献戏,使戏曲大热京城,随后又来了“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这就是名噪华夏的“徽班晋京”。

          徽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它孕育了京剧,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也都同它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到了道光中叶,同是皮黄声腔的湖北楚调融入徽班戏。从皇宫唱到王府府第,也唱到会馆、行会再延至民间。这个戏种成为京城戏剧主流。京剧以委婉多变的唱腔,虚拟的表现形式,演绎着“古往今来几多角色宇宙间一大戏场”;奠定了自己的国剧地位。

          演戏要场地,前清时制度严,内城不许设娱乐场所。演戏先在皇宫,后到王府官邸,传到民间先出现在酒楼茶馆,于是前门外成为集中之地。民国以后,陆续出现营业性演出场所。随着时世变迁,这些演出场所,有的早已灰飞烟灭,荡然无存;有的遗迹尚存,面目全非;有的古建依稀,余音尚在;也有旧貌新颜或新兴崛起。它们的字号各异,通称也无一定之规:戏楼、戏园子、戏台、戏院、剧场。

          北京文化局出过一本画册《北京的古典戏曲和戏楼》,认可了“戏楼”的大范畴。值此纪念徽班进京220周年之际,让我们循着古都上空旧时皮黄余音,一同来点检京城的新老戏楼。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