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草根文物之殇:散落民间年久失修

        作者:核实中..2010-07-23 09:01:14 来源:网络

         俗话说,皇城根下随便捡块砖头,都是宝贝。在扬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处处古迹,每条小巷深处,一砖一瓦都可能见证着古城的风雨,可是千百年过后,它们还好吗?日前,笔者走访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草根文物”。
        患难“多宝巷”风雨飘摇 
        位于国庆路南段东侧的崇俭巷原先叫“多宝巷”,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这条巷子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祖上的房子,祖祖辈辈就这样住下来了。”居民徐先生说,他外婆已经100多岁了,“这条巷子的历史比我外婆岁数还长。” 
        据了解,“多宝巷”名称沿用已久,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文革时期,“多宝巷”被改名“崇俭巷”,为保护古迹,有居民用石膏把写有“多宝巷”字样的石碑遮挡了起来,石碑逃过一劫。但是在前几天的暴雨中,这块石碑却毁坏了。幸亏热心市民吕先生收藏好石碑,以期修复多宝巷时提供出来。
        不光石碑受损,多宝巷的门楼也摇摇欲坠,笔者看见倾斜的墙体上电线环绕,年代已久的青砖已经负担不起门楼的重荷。“幸好上次暴雨后,工人来修理过了,”路边小店的老板娘一直害怕门楼倒下来砸到人。 
        花局巷百年门楼有隐患
        广陵路花局巷门楼的风格和样式都和崇俭巷如出一辙,连石碑的书法风格和用料也一样,居民猜测这两处相隔不远的门楼可能是同一时期建造的。
          住在花局巷内的老人们介绍,花局巷原来是旧时大户人家的花园,为了保护自己的后花园,特地修了一道围墙,在门头墙(下面装了栅栏门的墙)上题了字就叫“花局巷”,现在小巷内居民的住房也是在花园的格局上改造的。
        花局巷门楼上不断掉落的石灰和残缺不全的青砖告诉人们,它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比崇俭巷门楼结实很多,但是花局巷的门楼也存在着安全隐患。门楼下方的木料板已经断层,门楼背后的墙上还挂了很多电线,整个花局巷10几户人家的电线全从这里经过。
        “门楼要是哪天倒掉,电线再被扯断,事故就大了。”“门楼的历史价值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这木板掉下来会砸伤人。”“花局巷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门楼一定要保护,所谓的古巷游就是要看这些历史古迹。”关于这个门楼,居民们都很关心。
        少有人知晓它们的价值 ,
        彩衣街30号大院的砖刻门楼建于清朝,笔者看见在宽约一米八左右的门牌上,采用浮雕、镂雕等手法雕刻了一组组合了人物、珍禽、花鸟等图样,具有很强的质感效果,体现了一个家族在最兴旺时期的气势。遗憾的是这个门楼已经残缺不全了,边上的配饰也掉了不少。
        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却无人知晓这座砖刻门楼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只是大门背后一块注明文保单位的红铁牌,证明着它的历史价值。
        位于丁家湾92号的大院是旧时盐商的大宅子,住在这里的一位老奶奶介绍,他们家的房子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具体的年代已经记不清了,“一百年肯定不止了”。 
        大院的门楼是块扁形石雕,具体图案已经看不清了,只能隐约地看见半条鱼肚子,老人说,原来的石雕上应该有两条鱼,象征年年有余。“去年10月份,有瓦匠修房屋时,顺便把门楼清洁了一番,结果有的雕刻就掉下来了。”

        此外,在广陵路卞宝弟故居中,楼道摇摇欲坠,楼梯栏杆雕刻的木质图案已经坏的坏,烂的烂,四处穿墙而过的电线像渔网贯穿了整幢木楼。据了解,前后两幢小楼大约居住着7户人家。在挂有“文保单位”牌子的墙边,落满灰的杂物摆了一墙高,很多是不用的木头门板、窗格之类,如果遇上火星,将会酿成严重成果。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6 queries
        update: